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
 

00后都做公益了,别再说慈善与你无关

文章附图

2021年9月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以来第六个中华慈善日。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的慈善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果斐然,在公益慈善资源总量增加的同时,个人捐赠者的贡献占比也在稳步攀升。然而,也不乏有人觉得:慈善是公益组织和有钱人的事,和自己未必有关。

00后都做公益了,别再说慈善与你无关

慈善究竟和谁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慈善事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世道人心的外在体现。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扶持,可谓之“慈”,根植内心的助人愿望,可谓之“善”。从这个角度上看,每个心怀善念、愿意向他人伸出援手的社会成员,都践行着“慈”与“善”的精神。从本质上看,慈善事业无关身份、地位、财富或是资历,不论能力大小,只要有心出一份力、点一束光,每个人都能参与慈善。

提起慈善,公众常常将其与捐款等同起来。但事实上,慈善的形式远不止这一种,助力慈善事业也不一定就要大把花钱。在中国,慈善事业的践行者中,从不缺少年轻人的身影。许多积极从事慈善事业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积蓄,甚至还是在校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热情与善意转化为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武汉,到暴雨侵袭之下的河南,在一个又一个危急关头,众多青年志愿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竭尽全力与天灾和死神“赛跑”。而在扶贫、支教、助童等更多需要下“慢功夫”的领域,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也有不容忽视的贡献。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支年轻的队伍中,不乏“00后”的身影。回想起来,社会各界将“00后”当做孩子,担忧他们会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成长为“温室一代”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而今,这些“孩子”虽然仍未完全走入社会,但他们的表现已经足以证明:“00后”并没有“垮掉”,他们既富有理想情怀,也不缺少行动力,同样是可堪大任的一代。

生于2000年的大学生马慧,曾在随同父母援疆时收到过公益组织捐赠的冬季温暖包,并和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有不少接触。这些经历,让彼时尚小的她感受到了个体与群体的联结,她也因此树立了长大后要帮助更多人的坚定信念。2020年,身为医学生,马慧不顾父母阻拦,坚决前往集中隔离点支援抗疫。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她先是前往湖北支教,后来又在暴雨发生后赶赴郑州一线。事实上,马慧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身上闪耀的,正是慈善精神的光芒。

河南暴雨中,一份接力更新的网络“救命文档”,令人记忆犹新。这份“救命文档”的发起人李睿(网名Manto),以及多名后续参与文档维护的志愿者,同样是年纪轻轻的“00后”大学生。“救命文档”的存在为受灾群众与救援团队互通信息提供了巨大便利。短短数天之间,这份文档的访问量就超过了250万次,为无数人带来了获救的希望。在这个例子中,社会不仅能够感受到年轻人的一腔热血,也看到了他们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平台的能力与特长。

在这些案例中,“00后”们对公益事业做出的贡献有大有小,但一样的是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热情与真心。中国扶贫基金会2020年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00后家庭支持孩子参加公益,许多孩子以各种方式参与了公益活动。年轻人的参与,不仅让慈善事业有了更多“生力军”,也带来了新的想法和观念,有利于让技术进步融入慈善事业的发展。

归根结底,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帮助他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连“00后”都能在公益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分说明:参与慈善事业与其说需要投入多少“成本”,不如说只需要一份决心、一缕善念。一年只有一个中华慈善日,但是,每一天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可以行动起来,把关怀传递出去,将温暖撒向人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