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
 

古代游学什么样?

 
文章附图

暑假已至,外出游学的孩子们,带着开阔的视野和增长的见识归 来,为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几何时,游学成了寒暑假的标配。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已不仅仅满 足于带孩子游览名山大川,而是想方设法为旅行营造点“学术氛围”。近 则来一趟名校之旅,排队几小时,走进“985、211”高等学府,让孩子立 下“非某某名校不考”的豪言壮语;远则走出国门,交上一笔令人咋舌的 费用,让孩子在异国他乡的夏令营,接受十几天的西式教育。

近年来成为高频热词的暑期游学,其实不是新兴事物。早在2000多 年前的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就已有了游学之 旅。“游学”二字最早出现在《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游 学博闻,事楚襄顷王。”

当年你看《芈月传》时,肯定想不到那个整天像芈月“迷弟”一样 说“月儿真美”的公子歇,劝止秦王攻楚,设计救回楚国太子,这些胆 量和见识或许都是早年游学得来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那个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年代,游 学就是获取信息、学以致用的**途径。古代的游士,一边寄情山水, 一边拜师访友,在游学中实践着“知行合一”。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 496),55岁的孔子带着弟子们来 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游学,开启了中 国古人游学之风。其实早在2000多 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 游学这项活动。史学家吕思勉曾经 考证过游学的历史记录,“游学”

二字见《史记·春申君列传》, 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 以能博闻也。”

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游 学概念的是先秦的诸子百家,古代 游学标志性人物是孔子,可以说孔 子开了中国游学风气之先。据《史 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 各诸侯国长达14年之久,一生遍及卫、陈、鲁、宋、郑、 蔡、楚诸国,现在好多 地方都有孔子遗迹,就 是这个原因。除了孔 子,先秦时期的“子” 级人物无一不是“游” 出来的,墨子、庄子、 孙子、孟子、荀子、 韩非子等,全都是** “游士”。

孔子曾带领弟子 周游列国进行治学,庄 周更是自由自在地逍遥 游,游学一方面作为他 们通晓经术、拜访名师乃至学而优 则仕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也促进 了文化的交流。游学不仅在现当代 是高端消费,在古代同样是奢侈消 费。这么多人一路上的食宿,就是 一笔不菲的开销。盘缠从何而来?

孔老师在鲁国做官的年薪是 “俸粟6万”,这是他的基本工 资。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 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鲁国的俸 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 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除基本工资,孔子还会得到 一些赞助,如鲁国大夫季孙氏赠 “小米1000钟”,就是对孔子学说 表示赞赏的物质奖励。靠着微薄的 学费、固定的俸禄和别人的额外赞 助,孔子带着盘缠开始周游列国。 一路上读书问道,一边向诸侯国国 君游说,推荐自己的学说,一边向 学生开坛授课,广招门徒。

孔子在泰山一带有较多活 动。泰山在春秋时期是齐鲁两国的 交界之地。孔子一生尽管颠沛流 离,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鲁国度过,这为他在泰山一带的活动提供 了充分的条件。孔子还曾登泰山, 考察封禅制度。可以说,孔子在泰 山及周边的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 分丰富。

孔子和弟子在游学途中,既有 “两小儿辩日”的趣闻,又有“仁 人廉士,穷改节乎”的思考。有一 次,孔子和弟子们路过泰山一侧, 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 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 让子贡前去询问。子路走到女子身 旁,说:“听您的哭声,真像一再 遇上忧伤的人。”妇女说道:“是 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 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 又死于虎口,我怎能不伤心呢?” 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 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 有残暴的征税啊。”孔子沉默了一 会,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 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害人 啊!”

孔子堪称中国游学的鼻祖,他 践行着“三人行,必有我师”,沿 途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在 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将边游边学的 游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戴礼记》记载:“孔子适 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 孔子在游历途中,还专门向四川资中人苌弘请教乐律知识。

现代人外出游学,无论是购买 火车票、飞机票,还是办理护照、 通行证,都离不开一样东西——“身份证”。那么,古人出游要带 “身份证”吗?

每个暑假都要热播的经典电视 连续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每 到一个国家,都要倒换通关文牒。 由此可见,古代也有一套完整的户 籍制度。

自商鞅的“保甲连坐法”起, 普通民众就没有了随意迁徙的权 利。未经许可随意离开居住地的民 众,被认为是脱籍,这可是严重的 大罪。

到了后世,这 种官府户籍制度管 辖外的民户,有个 专用名词:流民。

先秦的士子若 要跑路,有一个冠 冕堂皇的理由:游 学。当然,他们也 要遵守严格的登记 制度,拿着通行证 作为凭据,出入关 时登记造册,就能 相对自由地游历。

先秦时期,这种通行证叫符 节,是符与节的合称。符可以用于 身份证明,作为出入国境、关卡、 军营、要塞的凭证;节是君主派出 的使节所持的凭信。

以战国时期作为叙事背景的电视剧《芈月传》中,符节还是重要 物证。芈月为给黄歇报仇,用泥巴 捏制铜符节,希望回忆起被劫持时 义渠王手里符节上的字样,以找出 幕后真凶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