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
 

庄子:人生就是一个去掉心奴的过程!

 
文章附图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人性体察最细微深刻的,大概要算得上老子、孔子和庄子了。老子是那种于四野中茫然四顾、冷静审视世界的人,当人们孜孜以求功名利禄的时候,老子说要“无为而为”,要顺应大化自然之道,不要强行去做,因为顺着自然规律才是**的,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做,那就是妄为。就像牛不喝水,你非要摁着它的头一样。孔子则是生活在人间的智者,他所有的智慧就是如何在一个不如意的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好每一件看起来有意义的事。一件事看起来很困难,看起来做不到,但是你必须得去做,否则你将会碌碌无为。至于能否做成,那就要看命运,看时与势的配合,总之人生而在世,就要拼搏,拼到无能为力,拼到感动自己,才对得起人的称号。而庄子则是冷笑面对世界的哲学家,庄子认为,世界万物风云雷电与细雨清风一样,贫贱与富贵一样,甚至连生与死都不过是自然之气的不同表现而已,既然万物齐一,那么你为何还要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呢?你追求闻达,但闻达的代价是人生的不自由。庄子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说他宁愿做一个在泥浆中打滚的快乐的乌龟,而不愿意去做披金衣绣的牛,因为人们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其实是要拉出去杀掉祭天的。你追求富贵,但富贵最终不过是一堆黄土而已,人哭着来,哭着走,再赤条条来去中,什么也无法留下。

庄子:人生就是一个去掉心奴的过程!唯无用无为无所待,才真自由



人生为什么会有如此悲伤?那是因为心灵的不自由,要实现庄子向往的小妖精界,就必须超越尘世功利,取消一切依赖。这种人庄子叫做神人至人和圣人。因为“圣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庄子看来,我们追求的那些东西,就是一堆无用的垃圾,我们恰恰被垃圾所包围奴役,成为心的奴隶,而真正的自由的人生,要“物物而不物于物“。

哲学家们说,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心灵的自由。而人生的不自由来自于我们对物的追求,对追求的不满足,因此会带来心理的浮躁、焦虑、孤独和人格的扭曲,心灵被物所拘无处寄托无处可逃,我们成了物的奴隶。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说,“若有欲求真自由者乎,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除去心中的奴隶,就是不为物所役,就是变物的奴隶为物的主人,实现对世俗人生的超越,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就是由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和天地的审美境界。

现代社会,看似繁华似锦灯火阑珊,但灯红酒绿的背后却是人性陷落的深渊。我们追求富贵**能像马云;我们追求权势**能呼风唤雨只手遮天;我们追求美色,**能拥有四大美女享齐人之福。但繁华过后往往是花落一地,喧嚣之后会有死水的波澜不兴。在无边的欲望中,我们的灵魂被物所奴役了得不到自由,灵魂好似孤魂野鬼,我们都是时代的奴隶,无处可逃。

所以,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去除心奴的过程,如何去除心奴,做个灵魂无纷扰的人,孔子和庄子走了不同的路径。其实孔子未必不想做一个迎风奔跑的少年,做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孔子在失意的时候,曾想着”乘桴浮于海“,像苏东坡一样,”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但儒家从来都是有伟大使命感的学派,孔子不能那么做,但孔子仍然追求自由的欢脱的生命,他对名利和财富采用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他说”富贵于我如浮云“,得到灵魂解脱的方式是克己复礼,尽量减少欲望,过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庄子则认为这根本不足以去除心奴,因为有意义的生活,本质上无意义,你有所求必然有所待,有所待,必然身心不自由,所以庄子追求的是一种完全超越世俗的路径,叫做”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境界。

庄子说,“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从物质上来说,大物就是土地权力财富,从意识上来说,大物就是我们不断膨胀的欲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统治者和我们个人,都不为物所役,而应该是物而不物,主宰物而不为物所主宰,主宰功利而不被功利主宰,这就是人的”故能物物“的最高境界。

所以,人若能做到物物,但又能跳出物的枷锁,不为物役就能实现灵魂的自由,实现人生的逍遥,那么如何才能在喧嚣的社会中觅得一方心灵圣地,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境界呢?

庄子认为我们需要一种做减法和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别人追求有,我们就追求无,因为无才是**的有;别人追求有用,我们就追求无用,因为有用也只是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下,而无的空间是无限的;别人追求社会地位,我们则追求心灵自由,因为人的痛苦无非是名利二字,而唯有灵魂的安然无纷扰才是逍遥之境。

庄子:人生就是一个去掉心奴的过程!唯无用无为无所待,才真自由



所以庄子给我们的药方是要过一种“三无“的人生。

1.心有所待而不自由,无所待才能逍遥于世。心有所待必不自由,庄子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源是欲望,而欲望就是有所待,一个人心有牵绊就会不自由,庄子说你看那大鹏鸟,扶摇直上九万里,但是没有风它飞不起来,列子很牛逼,能够在天上飞,但他只能飞15天,15天以后他就得掉下来,这就是有所待,这就是不逍遥,而真正的逍遥就是无所待,我不追求不该得到的东西,不在乎外界的那些评价,我只遵从于自然大道和内心的声音。我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纵然红尘滚滚纸醉金迷,纵然高官厚禄钟鸣鼎食,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就是自由的。当然这只是人生的一种审美境界,人生而在世,不可能切断一切联系,人生就是要有所待,但我们可以用一种超脱的姿态去看待人生,去对待欲望。超越做不到,但我们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做一个减法,少一些欲望,多一些宁静,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审美,如此,则无论是彤云密布还是人间四月天,每一天都是心情澄澈的好时光。

2.无用才是大用。人渴望在社会上有用,能够被别人所欣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从庄子看来,无用才是**的用。庄子和弟子们看到路边一棵大树,直耸入云,庄子问伐木者,为什么这棵树无人砍伐呢?伐木人告诉庄子,这是一种无用的木材,所以才能够长那么大。庄子深受启发,告诉弟子们,在那个生命如草芥的时代,只有无用才能全身免祸,树无用可以长寿,巫师被认为不祥,祭河神不会把他们投进河里,残疾人征兵征不到他,才能终其天年。庄子的寓言当中,他笔下的那些残疾人都是快快乐乐的,毫无牵挂的人生的智者。这就是无用之用。当然我们不主张像庄子那样,做个完全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庄子说的是心灵层面的境界。

庄子:人生就是一个去掉心奴的过程!唯无用无为无所待,才真自由



3.无为才能真正的有为。道家和儒家不一样,儒家强调要有为,因为有为才有位,有为的人生才有价值,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冲破人生的天花板,为国为民,做一个有利于天下的人,这是一种典型的入世哲学。但道家特别是庄子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能够减少点什么,不在于高官厚禄,而在于心灵的自由,不在于忙忙碌碌的有为,而在于顺应自然。顺应天命的无为,不是躺着睡大觉,真正的无为的人只能是死人。道家所说的无为是不妄为,不乱为。行所当行,取之所当取,止当所应止,一切按照宇宙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实行。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从个人身心的治理来说,就是怀素抱朴减少欲望,一切顺应灵魂的召唤,作当为之事,除此之外皆是妄为。例如庄子举例子说鲁侯养鸟给他大鱼大肉,结果鸟死了,倏和忽给混沌凿七窍,结果混沌死了。他深刻的告诉我们,胡作非为是要丢命的。而只有无为而为,才是真正智慧的人生之道。

“物物而不物于物“,其实说的是一种”三无“的生活。无为乃真大为,无用乃真大用,心无所待人生才能逍遥。欲望太多,心会塞满,索求太多,容易失望,所作太多,可能只是引起人生苦痛的无用功。王冠太重,脖子会痛,人生若能少一些欲望,少一些心机,多一些深入到灵魂的反思,反思一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的放下,头也不回远走高飞。